1楼
- 以诗会友
- 2023/2/14 7:23:10
先讲三个案例~~案例一来访者:小A,95后女生。面临挑战:如何面对职业转型?小A曾就读于北京某农业大学,兽医专业。毕业后,做K12业务培训。双减政策后,转到互联网公司做培训。最近,由于公司裁员失业,再次面临职业转型,陷入焦虑。由于之前,曾经应聘过我团队的岗位,有过一面之缘。所以又辗转找到我,想就未来的职业发展及选择聊聊,于是我们开启了这次对话。小A对自己这几年的总结,就两个字“不顺”。大学的专业不甚喜欢,出来转入K12在线教育,发现自己非常喜欢培训,正在如火如荼的上升期,突然行业没了。于是转入互联网,做企业内部培训。没两年,发现行业又进入低迷期,再次失业。一转眼,已经毕业6年,自己也马上奔30,在北京仍然没有扎下根来,迟迟不敢结婚。一边感觉卷不动,一边又不得不被“卷入”,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。案例二来访者:小B,2000年的大男孩,美国某大学计算机系毕业。面临挑战:回国就业遇挫,一直没找到心仪的公司,考虑读研或考公。小B从小家庭条件不错,在国内一直就读私立学校。初中时,就确立了出国读书的目标,高中时选定了计算机专业,一直瞄准国内互联网大厂,希望毕业回来能够加入并一步步发展。没想到2020年开始口罩管控,后两年学业线上线下一地鸡毛不说,回国发现互联网“寒冬”,很多企业甚至取消“校招”。别说就业,面试的机会都很少。大厂进不去,小厂自己也真不甘心,毕竟父母这么多年的“投资”不能就这么“放弃”。但出路在哪里?时间一点点消逝,信心也在一点点消耗,下一步到底是继续读研,还是考公,自己和父母都拿不定主意。案例三主人公:小C,北京某211高校,2020级工程方向在读研究生,2023年毕业。现状:小C在校期间,一直非常关注他的专业领域资讯,尤其是该技术的发展,在不同场景下的结合和实践,同时对这个行业的企业如数家珍。研一的时候,就表现出很不一样的特质,经常主动找他的导师研讨问题,很快引起了他导师的关注。2021年,导师和华为公司合作了一个科研应用的项目,需要帮手,小C被选中,成为项目成员之一。在随后的各种会议中,表现出极高的思考、总结及执行能力。刚开始只是协助梳理会议重点,后来导师安排他发言,再后来就由他来做一部分项目规划和研讨陈述。目前,华为已经明确表示,希望他能来公司实习并且有极大的机会留下工作。这三个案例,分别是职场人、毕业人和求学人。而面临的问题,都指向“工作”。无论是丢工作、找工作、还是有工作,都是每个“社会人”持续会面临的挑战。那我们要如何理清楚个人和职业的关系,尤其是对于刚刚留学归来的毕业生而言,如何能快速理出头绪,找对方向?让自己尽快立足?可能是毕业生和父母们最最关注的具体问题。我的建议有两点:1、建立“系统化”的视角,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向给自己定位;2、积极的行动起来,用“探索”的心态去不断尝试。先说第一点:“系统化”的视角。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节点,每个节点的“通畅”就是这个系统顺畅的前提。而工作是我们用来和这个系统做交换的形式,交换的“有效性”就是通畅的标志。所以,我们想找到自己的位置,必须要跳出来,看清这个系统的运行方式,找到系统中的不同模块,以及模块之间的关系,然后结合自身的优势,找到“节点”,创造价值,让系统运行得更好。换个大白话,再说一遍:从外部视角来看,我们要了解社会发展趋势、国家战略、产业、行业、企业、岗位。内部视角来看,我们要清楚现阶段个人的优势。同时,要找到能和企业及岗位可交换的价值。这个道理说起来不复杂,但在我实际的咨询工作中,我发现,大部分人所谓的“外部视角”更多的是人云亦云,是所谓的“时髦行业”。比如,近几年的互联网、金融、在线教育等等。要知道,就跟股票一样,当所有人都看好这一只的时候,其实是你该退出的时候了。投资界曾经有个段子,如果清北的毕业生都上赶着某个行业,这个行业很快就会见顶,因为离“卷死”不远了。虽然是个笑话,但某种程度上说的就是这个事。要知道,很多行业可能并不在我们的大众视野内,但其实处于快速上升的通道,消费群体的绝对数量并不小。比如,宠物医生的教育认证这个“小而美”的领域,就是一个发展相当迅速的赛道。国内还没有明确的认证标准,目前还使用的是国外的体系。但围绕宠物的相关产业,这几年迅速崛起。前两天刘润的2022年度演讲直播“进化的力量”中,就提到很多单身的年轻人,把宠物作为孩子的“平替”,愿意为宠物花钱旅行,于是有专门做这类服务的公司实现快速扩张。当然,宠物医疗就是这个产业中的重要环节,生老病死也是宠物的自然规律。回到我上面的案例小A,其实,她最后选择了这个领域的继续学习和认证,未来从事宠物医生的培训这个职业。可能有人会觉得,一个曾在互联网公司的人,现在跑去做宠物这个行业,落差太大,很难接受,这是我第二点要讲的,暂且按下不表。所以,具备外部视角的前提是,有足够的信息量和独立思考的判断力。信息量来源于有意识的学习和关注。比如,二十大的报告和解读看了没有?国家战略会促成哪些行业的大发展?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汽车、高端制造业、芯片等。这些就像企业要达成的KPI业绩指标,我们要在一定的时间要求下必须拿到结果。还有一类,比如环境要求,这类似企业的保障性指标,要求碳中和、碳达峰,这些是为我们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,同时也是将来在国际舞台上具备更多话语权的手段。可能会带动光伏产业,清洁能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机遇。还有由于经济崛起,带来的文化自信,也带动了相关消费,文化领域的发展。比如:国货品牌的崛起,李宁、安踏等越来越受欢迎。国产动画电影公司“追光”异军突起,《新神榜:杨戬》最终票房5.5亿,成为2022年动画电影票房亚军。多年前,院线哪里有什么国产电影,更谈不上国产动画电影,那可是被美国各个电影公司“占领”的年代。所以,即使经济寒冬,也有很多行业正值春天,对于毕业生而言,这就像个“望远镜”,我们要不断扩大视野,看到好的“赛道”,借助行业发展的势能,加速自己职业发展的效能。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的信息量,就需要独立思考的判断力来做筛选了。那么筛选的标准是什么呢?价值观和自身的优势,这两点本身都没有对错,只有现阶段是否适合。举个例子,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可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想象,拥有的是青春和精力,不怕失败和挫折。那么“冒险”可能就是你的价值观。一旦进入中年,结婚生子,可能价值观就会变成“稳定”。我记得,当年我毕业的时候,身边很多同学都倾向于进入国企,拿到北京户口。但我并不想被束缚,于是选择了外企,然后进入互联网,赶上快速发展的红利期。后来,在40岁的时候积分落户,也拿到了北京户口。虽然相比同学而言,晚了很多年,但是在工作上找到了极大的成就感,发展的也相对顺利。回到小B的案例,一直想进互联网大厂,到底是被什么吸引?是某领域的技术发展驱动,还是内部管理运营模式的探索,还是靓丽的光环效应,还是大厂业务稳定的预期(当然,稳定的预期可能也已经打破)?这些答案的背后,都是价值观在筛选和判断,要真的问问自己,这个阶段你的选择是什么,为什么?权衡之后,就要去承担这种选择带来的结果。自身的优势也很重要。这个时候,需要把目光聚焦到企业和岗位。因为这个时候,通常大家已经定出一些大的行业和赛道,开始接触到具体的工作,需要通过面试来进行沟通了。我们就需要详细拆解,每家企业的业务模式,内部架构,找到这家企业在行业内的价值链,岗位在公司内部的价值链,然后去思考我们目前具备什么优势,能够匹配这个岗位,给这个链条带来什么价值。可能有人就会问了,我哪里知道这家企业的业务状况,内部架构更是无从知晓,你说的这个也太难了!大家想想,难点是找不到答案,还是从来没想过这些问题?如果,你在进入一家企业之前,能先给自己一个列表,包括产品服务是什么?客户都是谁,如何分类?所占市场份额及竞争对手都有谁?公司内部的核心业务链条是什么?你应聘的岗位处于哪个位置?日常都如何开展工作?等等,那么你就会想尽办法找各种资料来寻求答案。也许是搜索财经新闻网站内容,也许是公司官网的信息解读,也许是向师哥师姐的虚心求教,也许是通过父母朋友,找到公司内部人员的一次咖啡咨询等等,甚至是在面试时刻,把自己还没弄清楚的问题,继续虚心向HR求教。这些都将快速帮助你把企业这张地图画清楚,然后根据自己的优势来进行判断,想不想干,能不能干?这个时候,我们做的事情,更像是一个“放大镜”,看清了企业和自己,然后去“嵌入”。可能有人又要问了,分析这么多,现在哪里是你挑企业呀,都是企业在挑你呀!清醒一点,能给你工作机会就不错了!相信我,如果你能做到前面的思考和分析,你的面试已经胜出了至少70%的候选人,你在企业面前已经展示出了一个“逻辑清晰、善于思考”的候选人形象了。那么企业在筛选毕业生,也就是面试这个场景下,到底哪些能力是他们最看重的呢?我之前在企业做团队管理的时候,曾经面试过几百位候选人,针对校招生这个群体,跟社招生最大的一个区别是“看潜力,看未来”并非“看经验、看现在”,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各种手段从“能力、性格、动机”三个维度来进行评估,从而预测你未来工作的表现(后续撰写专题文章进行说明)。对应到前面说的“逻辑清晰、善于思考”,其实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能力,归属于“学习力”的范畴。当然还有沟通能力、协作能力、抗压能力等。总结一下第一点,“系统化”的视角,需要我们同时拥有“望远镜”和“放大镜”。“望远镜”让我们有外部视角,看清趋势、产业、行业,帮助我们选定一个赛道。“放大镜”让我们有内部视角,看清企业和岗位,同时匹配自己的优势,把个人“嵌入”到企业中,找到可交换的价值。再来说说第二点:积极行动,“探索”心态。如果前面讲的“系统化”视角,更多是站在规划和设计层面的话,积极行动就属于实践和探索层面了。对于刚刚学成归来的留学生而言,人生即将从“学习期”进入“实践期”,当然,学习会始终伴随一生。但如果我们非要一刀切开的话,未来的阶段就是大家工作实践的阶段了。这是一个充满变化、挑战、成就和价值感的阶段,继续细分的话,可以分成“生存、发展、事业”三个阶段。而我们即将迈入的就是“生存”阶段。首先,我们要用一个相对长远的目光来看待整个“职业生涯”,它会一直伴随你到“退休”(心理上认为的退休年纪)。这里面有将近40年的时间来探索和实践,相比我们受教育的时间长度,大概齐是2倍左右,所以,我们要抱有“长期主义”的心态。想想40年前,中国社会当时的现状,买东西是配给制,是需要各种“票”的。那时,老百姓能想象今天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么?所以,既然是长期,就要能够接纳不断的变化和调整,明白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,都需要计划、执行、检查和行动不断循环往复。所以,这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,无论你在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,找到了自己钟爱的事业,都值得庆幸。所以,千万杜绝找一个“能进保险箱”的职业想法。我的父母一代,就业的时候主流的职业理想是进工厂当工人,当年还有工人身份的“继承”制度。我毕业的时候,大部分人想的是进国企,图稳定,也有一部分同学进了外企,当年的500强。到今天,很多人都想让孩子进入公务员系统,也是期待在目前不确定的环境下,找到一个相对确定的职业。现在回头看看,传统工厂早已消失不见;国企也有改造、重组、甚至破产的案例;外企也度过了在中国最黄金的时期;很多公务员一样由于目前财政困难导致降薪。这个社会,并不存在某个产业或者行业是几十年屹立不倒,持续增长的。个体是无法持续依存某个行业或者企业,完成整个职业生涯的,尤其是现在社会进化速度如此之快的大背景下。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,打造自己的能力,并不断迁移到不同领域和场景,创造自己职场的核心技能,这就需要积极的行动。积极行动是我们对抗不确定和焦虑最有力的武器。说回职场的三个阶段,我们现在面对的是“生存期”,“生存期”顾名思义就是先保证自己活下来,尽快开启“探索之旅”。前文的小B虽说对企业的期待很高,但最终还是降低预期,进入了一家传统的生产制造企业,进入数字化转型的相关部门,从实习生做起,没有工资。小C也是在校期间,就通过导师的资源和企业积极互动,最终给自己“挣”得了认可,大大增加留用的几率。与其抱怨环境,不如“自降身价”,积极行动,把自己尽快投入到实践的潮水中,寻找畅游的体感。先就业,再择业,是这个阶段的核心策略。可能有人又要问了,现在的环境就业机会真的太少了,我不挑嘴,但是真的没得吃呀!好的,我的建议还是同样,积极行动。心理上把就业的时间周期放长,积极的学习和研究相关领域的知识,和相关领域的人建立连接,找到价值节点(前面的内容),免费提供自己的“交付物”,直到有一个机会在你面前出现。我认识的一个朋友,之前在电子元器件工厂工作,一直想改变现状,成为一名讲师。后来辞职,在某培训机构完成了一项技能认证,之后免费给该机构打工,做社群运营类工作,后来成为正式员工,虽然现在离真正的讲师,还有不小的距离,但每天都离自己的目标更近,内心也是充满了热情和动力。这个时候,切忌躺平和摆烂,一旦这样做,你将会和所有的机会失之交臂。经济有周期,企业有阶段,“冬天”的时候,我们要做的就是储备好足够的脂肪,来年春天才能撒欢的跑一场。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“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”,就是知行合一的高度概括。我们也正是在认知+实践的不断循环中,逐渐找到个体的职业价值,找到我们的热爱(关于职业发展期和事业期的策略,我们另辟文章阐述)。回到我们开篇的三个案例,小A最终选择了宠物医疗认证行业的培训岗位,借助大学专业和后期职业经验,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赛道,让自己能够重回职场。小B教育背景优异,但仍学会降低期待,进入制造行业从实习岗位做起。小C则更有规划、也更幸运,在校期间就获得企业青睐。亲爱的伙伴,无论你是谁,或者想成为谁,把自己“嵌入”到社会这个大系统中,是每个人的目标。看清系统、找到优势、积极行动、“探索”心态,就是面对今年不确定大环境的“心法”。而不断学习、提升认知更是伴随一生的习惯。期待每位学成归来的伙伴,都能心之所向,素履以往,生如逆旅,一苇以航~~!